且行且珍惜——从哈萨克斯坦到土耳其-时间开出花
一个人,一条路,一路奔走,一路回顾,这大概就是一段像是长途旅行的人生。沿途的风景,上海一日游也许会在你凝眸注视的那一刻于心间定格成画,但画中的风景永远不会演绎成此生不变的风景。就像多少人在我们的生命中来了又走,多少心间的温婉暖了又凉,就像春去秋来的轮回更替,来无形,去无声。 世事难料,也许你前脚刚走,后面便走向面目全非,旅行要趁早,不然你失去的不只是风景,还有回不去的过去......?
寒假之前,一直以为自己回去尼泊尔,把护照寄出去后收到回复说来不及办了,又给寄回了。直到2月13号下午,S打电话跟我说刷到了香港到伊斯坦布尔的机票(20日——28日),问我怎么办,我说随便吧,你买哪我就去哪,就这样买了机票,决定了到土耳其。签证是电子签,很方便,只需要三步:填写信息——付款——收邮件(签证费60美金+0.7美金手续费https://www.evisa.gov.tr/en/),速度快到让我一直怀疑是不是假的网站。
临出发前,宋老师打电话跟我说她一直以为她买的攻略书是土耳其的,结果发现是尼泊尔的,当地电话卡也来不及买了,支付宝可以办理境外上网,联通55一天不限流量,还是移动洋气,有“一带一路”套餐,网速不是很好,没有3G或4G,但总比没有好,现在出门没有网络就像没有手机一样没有安全感,有网络有百度,出门后就会发现其实不需要做很详细的攻略也是可以的。
出发的飞机是20号早上9:40香港起飞,19号早上,从湖州出发动车经福州转到深圳,晚上过关到了香港,坐地铁到了上水,运气很好,赶上了最后一班去机场的大巴。到机场差不多凌晨了,淘宝订了机场贵宾休息室,有热水洗澡,有各种食物饮料,有休息的沙发,189元/3小时,实际上,如果人不多工作人员不会来赶你走。20号早上,机场排队的时候遇到香港大妈团去土耳其,同一班飞机去同一班飞机回,也遇到很多自由行的人,因为自己没做攻略也因太多人说土耳其的局势不好,所以想搭几个小伙伴同行,结果行程都不一样,算了,还是靠寄几吧。来回乘坐的都是阿斯塔纳航空,在香港机场会拿到所有去伊斯坦布尔的机票,行李是直接到伊斯坦布尔机场再提取,途径哈萨克斯坦转机的时候就比较方便,幸好了随身带了一些必需品。
下午,到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机场后转机到阿斯坦纳机场后,灰机上其他所有人都直接飞伊斯坦布尔了,就剩我和小伙伴两人要留在阿斯塔纳22小时再飞,订了酒店要求接机。还算顺利,来接我们的是一个很热情的哈萨克斯坦大叔,出门就赶紧提醒我们要把棉袄裹起来,说外面很冷。车上,大叔开着音乐一边开车一边嗑瓜子,黄杏初一边试图和我们聊天给我们介绍路过的一些景点,可是人家讲的是偶尔夹杂一点英语的哈萨克语,只能哈哈哈了。
酒店含早饭,开始还嫌弃不好吃,要知道跟土耳其的对比后才发现简直是美味。
吃完早饭,寄存好行李,让酒店帮忙叫了一辆车到市中心,不知道要到的是什么地方,发现店里有一个这样的雕塑,指了指,瞬间明白。还是昨天来接我们的大叔,离市中心很近,打的很便宜。
巴伊杰列克观景塔 ,或称生命之树,是位于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的一座纪念塔兼观景塔,为当地重要的旅游景点,亦是城市的象征,纪念1997年哈萨克斯坦将首都迁至阿斯塔纳。
“生命之树”设计来源于哈萨克族的Samruk神话故事,故事说的是一棵神秘的生命之树和一只幸福的魔力鸟。这只鸟名叫Samruk,每年在白杨树的两个枝杈之间下一个蛋 猛鬼佛跳墙。塔通高105米,由一个有分支的圆柱(“树”)和其上直径22米的黄色球体(“蛋”)组成,球上有观景台。
周边走了一圈,发现阿斯坦纳的建筑还是蛮有特色的。
还有下面这三座看似写字楼的建筑,后来才知道其实是居民楼。
这个笑脸还是有我们的民族特色的
这座大楼比较有气势,总感觉是政府大楼
旁边这个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是北京大厦,阿斯塔纳建筑群中极具中国特色的。
“I love astana”为了找这个地标,问了好多人,最终还是没走到,回机场的路上抓拍了一张。
为了找上面这个地标,走到了下面这个圆球的广场,地面雪很厚,走着走着又下起了雪,跑到对面餐厅缓一缓,穿过马路的时候发现阿斯坦纳的每一位司机都会让行人先行。
吃完饭还时间还早,打算坐公交车回酒店,幸好出门带了一张酒店名片,完全看不懂的哈萨克斯坦文字和听不懂的哈萨克斯坦语,上了一辆一路看到的47路公交车,大概要转弯的时候下了车,想问路,很少有人会说英文,这时候才发现手语真的是国际通用语言,指指酒店位置,再指指公交站的路线,来了一辆公交车,售票员叫我们上车,叽里咕噜说了一通,坐了几站让我们下车,在车票上写了64,又指了指自己的工作服,大概明白了,下车再转车,看着一路不熟悉的周边,竟然还是坐到了酒店对面的站台。拿好行李去机场,让酒店工作人员帮忙叫了一辆车。
阿斯坦纳的公交车车票↓
阿斯坦纳国际机场↓拍出来总感觉跟人家拍的不一样,后来才发现我们拍的是背面。
到达机场的时候,还在下雪,地面的雪很干,风吹过的时候,像一层白沙飘过电白同乡论坛。
如果不是转机,或许不会到哈萨克斯坦,如果不到哈萨克斯坦,可能也不一定知道阿斯坦纳是它的首都,也不知道阿拉木图是它曾经的首都。——路过哈萨克斯坦,遇见的都是风景。
21号晚上9:40到达伊斯坦布尔(当地时间,东三区,与中国时差5小时),终于到了这个连接欧亚两陆,有山靠海的曾经的奥斯曼帝国。
因为返程还是从伊斯坦布尔飞,所以我们原本打算22号下午去格雷梅,最后在伊斯坦布尔待一到两天,考虑到到达时间太晚,索性直接订了晚上的机票直接到卡帕多奇亚,去格雷梅。
到达开塞利机场已经是凌晨了,上飞机前订了酒店要求接机,由于网络故障没和酒店联系好即墨政务网。出了机场v22鱼鹰,看着其他乘客差不多陆续走完,不知道该怎么办,旁边一个会英语的男生走过来问有什么需要可以帮忙的电白雷城网,告诉他地址后,用地图帮我们搜了一下,说大概离机场200公里,打的可能需要80欧想想还是联系酒店吧,酒店接机80里拉,电话打过去酒店说太迟了,然后叽里咕噜又没法沟通了,之前的男生接过电话帮我们和酒店联系,最后说好他们过来接,叫我们在机场等。
等到所有乘客都走完了,出了机场又进不去了,走到对面的等待区。周边很冷清,就几辆过了好久,一个戴着工作证的男的走进来说要带我们去坐taxi,我们赶紧摇头说不用,他还在尽力解释,不管说什么,我们就是摇头,然后他拿出手机用翻译软件告诉我们说是酒店让他们来接的,还是不放心,问他什么酒店,看到短信后才相信他不是骗纸猛鬼复仇,但是还是不肯走,问了下车费,告诉我们是酒店付清泽谱之惠,然后大家就愉快地拖着行李走了。
从机场到格雷梅真的很远,开了近2个小时,经过的也不是大城市,路上好几次把宋老师摇醒,让她看地图对不对。
凌晨四点多终于到了酒店,当地的特色——洞穴酒店
格雷梅,位于土耳其中部的卡帕多奇亚海兴天气预报,这一地区是由远古时代五座大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构成的火山岩高原。由于这里的岩石质地较软,孔隙多,抗风化能力差,山地经过长年的风化和水流侵蚀,形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笋、断岩和岩洞。
小镇比较小,小镇中心的繁华地带半小时便可以走个来回,路边各种卖铺各种纪念品都有。
小镇小清新的感觉
亲切的是在镇上看到“北京饭店”
“北京饭店”这一条街基本都是餐厅,看别人吃得津津有味,样子也好看,吃完感觉土耳其人是不是不吃盐和味精的,还有酸奶真的是“酸”奶,不加5、6包糖是喝不下的。
还是不死心,看到成堆的瓦罐,觉得里面的烤肉应该是很好吃的。算了,至少比面包好吃。
格雷梅最美的应该是清晨的热气球吧,浪漫土耳其,多半也是因为它。据说这里是世界上三大最美热气球旅行地之一,漫天漂浮着五彩斑斓的热气球,无比震撼。
看到有人说格雷梅是外星人遗落在人间的小镇,烈日之下岩石因色彩和形状的不同而惊艳着。在不同的人眼中,有魔力的风景总会诠释出不同的风情。如果说去旅行去冒险是为了遇见不曾见过的美妙景色,经历不曾想过的充实人生,那么与格雷梅相遇应该就是最华丽的冒险。格雷梅,离开土耳其后,发现是其中最喜欢待的地方。
离开格雷梅后,去的是安塔利亚。 安塔利亚位于地中海沿岸,土耳其南海岸最大的城市,建于公元前二世纪,是东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时期东地中海的重要港口。
到安塔利亚坐的是夜间巴士,因为格雷梅到机场太远,而且飞机还要从伊斯坦布尔转机,巴士大概也要10个小时左右(车票大概60里拉)。到达汽车站后(土耳其的汽车站站都叫otogar),转乘电车很方便。
安塔利亚看地中海美得惊艳
在安塔利亚古城,还有一个景点是哈德良门。由三座拱门构成,门上有美丽的雕刻,这里也被称作“三拱门”。据说是130年前罗马帝国的哈德良大帝为了纪念其对这个城市的统治,下令修建了这座大门。
清晨、午后、傍晚路过的安塔利亚都是美丽的
晚上路过公园,发现还有一处为流浪猫提供住宿和食物的地方
第二天,退完房便去otogar坐车去伊兹密尔,途中先到的是登尼资里棉花堡,来之前听很多人说棉花堡不值得去,所以预留的时间不多,但是去了之后后悔停留时间太短。
很多人看了棉花堡的照片以为是雪,其实是坚硬的石灰岩地形。因为山顶的泉水顺坡轻缓流淌,经过千百年的漫长岁月,泉水中的矿物质沉淀下来,把整个山坡染成白色,远看仿佛朵朵洁白的棉花聚集在一起管狐哪里多,山坡层层叠叠,如同城堡,故此得名。
而另一个那个美丽的传说是:曾经,牧羊人安迪密恩为了和希腊月神瑟莉妮幽会,忘记了挤羊奶,致使羊奶恣意横流,盖住了整座丘陵,使之洁白如玉、似棉似絮,远远地看上去就像是一座铺满了棉花的城堡。渐渐地,这片丘陵的名字再没有人提起,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童话般可爱的名字帕姆卡莱(棉花城堡)。
快走到山顶,发现水是有温度的,才知道这里也是温泉浴场。
之前图片看到有阿波罗神庙遗址,还有大剧场,遗憾的是因为之前没打算去棉花堡,没有详细去了解,这些都只要爬到山顶就可以看到,我们只走到快到山顶的温泉处就没有再上去了。(借两张图片)
离开棉花堡,回到车站坐车去伊兹密尔,到站后,我们又有好心人帮我们找到到酒店附近的免费巴士。
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就起床跑去坐巴士打算去阿拉恰特,上了车才知道只能用卡,司机看看我们摇摇手让我们坐到后面去,到车站坐上了巴士问了时间发现可能赶不及下午的飞机,只好下车再回酒店,去不了阿拉恰特就去看爱琴海吧。
可惜天气不够好,看上去海水不够清澈
住的地方离火车站(Basmane Gar)很近,从火车站到机场20分钟左右王祥卧冰,车费3里拉,但是问了好多人因为不懂英文兜兜转转一直找不到车站,其实很近,就是没有抬头去看。期间也遇到了传说中土耳其的出租车司机,说好的价格上车后要翻倍,拉了行李就下车,这也算是在土耳其几天遇到的唯一一个不友好的人吧拳师七号。
26号下午终于到达土耳其最后一站——伊斯坦布尔,从萨比哈哥克赛恩机场乘坐机场大巴到塔克西姆广场再坐电车到sultanahmet站就到了伊斯坦布尔老城区。途中也多亏了两位好心人的帮忙,给我们公交卡,虽然一度被我们认为是骗子。到站后,找不到住的地方,又遇到一个貌似学生模样的男生淋着雨带着我们去找。
在伊斯坦布尔的两天,天气都不是很好,要么下雪,要么下雨。
第一站到的是蓝色清真寺,sultanahmet站下车其实就可以看到。原名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因清真寺内墙壁全部用蓝、白两色的依兹尼克瓷砖装饰得名,是伊斯坦布尔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属拜占庭(东罗马帝国,以希腊文化为主体文化)风格的圆顶建筑,周围有六根宣礼塔,象征伊斯兰教六大信仰,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
女人进门需要用头巾把头发包起来,男人就不需要。
圣索菲亚大教堂与蓝色清真寺隔街相望。自拜占庭帝国衰落后,圣索菲亚大教堂已转变成了敬拜安拉的清真寺。
周边各种景点很多,没有细致去看
苏丹阿赫迈特广场,有三个纪念碑,找了半天,发现印象最深的那个竟然没拍。
青铜蛇柱:蛇柱原来是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的普拉提亚三脚祭坛,这座祭坛兴建于公元前5世纪,是为了庆祝希腊人在波斯战争的普拉提亚战役中,战胜了波斯人。其顶端是由三个蛇头支持的金碗。君士坦丁大帝下令将其从德尔斐移到君士坦丁堡赛马场中间。在第四次十字军期间,金碗被破坏或被盗。至于蛇头,迟至17世纪末才被破坏。
墙柱又名“君士坦丁石碑”,这个方形石碑是君士坦丁七世在公元十世纪为了纪念其祖父巴西尔一世(Besileus)而建造的。石碑高32米,碑身上原来镶有青铜浮雕,上面描绘君士坦丁七世的祖父巴西尔一世的胜利。在这个方尖碑的顶端不溶性侵犯,还有一个球,在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偷走并融化了这些镀金铜牌。
塞奥道西斯“奥拜里斯克”方尖碑: 狄奥多西大帝在公元390年从埃及购买了一块粉红色花岗岩雕刻的方尖碑,竖立在赛道内侧。这块方尖碑原本是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为纪念他的胜利而建造的,原矗立在埃及卢克索卡纳克神庙门前。狄奥多西大帝将其切割成三块,运回君士坦丁堡,并加装大理石底座,现在所见的碑体是其中顶端的一段。这块方尖碑已存在近3500年,仍然保存完好。(借一张图)
大巴扎,在伊斯兰语中,巴扎(Bazaar)就是集市的意思,而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集市,更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集市之一。旧城中心位置,建造于1461年,有近550年的历史,它采取全封闭式的设计,占地30万平方米,室内大约有65条街道,4400多家商店,有小商品市场的感觉,首饰,陶瓷,香料,地毯等,可以还价,套路深。
土耳其随处可见带枪的安保,坐大巴路过貌似边界的地方也要带着枪上车查身份证查护照,包括在去另一个集市门口的保安也一样。
去伊斯坦布尔之前,听说伊斯坦布尔是一个值得多待几天的地方,伊斯坦布尔始建于公元前660年,当时称拜占庭。公元324年,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从罗马迁都,改名君士坦丁堡。1453年成为奥斯曼帝国首都,习惯上称为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之名早在之前百余年已经存在)。
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老师说“红茶”是“black tea”,土耳其人喜欢喝红茶,他们泡茶的工具有点特别,在格雷梅的时候,问酒店要开水,发现他们烧开水的壶上面还有一个小壶,不知道是干什么的。百度了才知道是子母壶,一般为双层宝塔形:母壶在下烧开水。子壶在上盛浓茶,子壶同时是母壶的壶盖。而母壶的水蒸汽直烘子壶的壶底以养热子壶的茶汤。
在土耳其喝的最的最多的应该是石榴汁了,一杯大石榴汁4里拉,水果这样大颗的石榴大概1里拉一个,买了一个留了籽,在机场百度了很久,最终还是怕被海关ka起来,放弃带回了。
伊斯坦布尔的第二天基本就是逛吃逛吃了。
能吃到米饭是多么幸福的事,吃完赶飞机开始返程。
28 号晚上当地时间10点,伊斯坦布尔飞阿拉木图,1号凌晨到达阿拉木图机场,停留17小时,机场休息了一会儿,莫名其妙地看了一群小孩子在机场的表演。
看完表演,去阿拉木图市区转了一下,吃完饭便回机场坐等飞机回香港。
2号上午八点到香港机场,下午5:30左右回到上海,到安吉已经是凌晨了。从哈萨克斯坦到土耳其,很多人关心的是安全问题:
2014年2月去泰国,都说曼谷暴乱…… 2015年7月去新加坡、巴厘岛,经马来西亚转机,都说马航要失联,去巴厘岛说火山爆发影响,中途下飞机了...... 2016年去越南柬埔寨,都说越南反华游行...... 2017年2月去韩国,都说“萨德”...... 2017年8月去日本总算风平浪静了,回来去成都都说四川地震...... 2018年2月要去土耳其,都说土耳其打仗了......
该去的,不该去的,我都去了,谁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谁会先来,相信是命中注定的,即使是错,也逃不过,所谓的生活也就是路途中经过的每一站风景,或美丽、或丑陋、或欢喜、或厌恶、或忧愁、或喜悦......